吉林化工学院
高教信息简报
2024年第7期(总第190期)

教师发展中心(高教研究所)主办 2024年11月8日
本 期 目 录
【专家视点】
◆善用“大思政课”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
◆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动态扫视】
◆当AI走进课堂,思政教师要做什么
◆安静:触摸未来的思政课
【他山之石】
◆武汉理工大学着力锻造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
◆华北理工大学:领导干部讲思政课铸魂育人
◆山东大学:以教育家精神培育“六要”思政课师资
图文编辑:苏显春
审核较对:唐国坤
栏目策划:陈冬松
主 编:杨 莹
顾 问:王立国
图片来源:网 络
【专家视点】
◆善用“大思政课”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大思政课”理念的深化和践行。发挥“大思政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明确“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进路,进而推动该理念贯穿高校思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具体详见:《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05日 第09版。
作者:祁文博 田芝健(作者单位系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1/t20241105_2111265629.html

◆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紧扣培养时代新人,不断提高思政引领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要从坚持守正创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内涵发展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以课堂主渠道为重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以“大思政课”建设为依托拓展育人场域;以“六要”为标准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等五方面予以阐述。
具体详见:《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31日第05版。
作者:孙秀玲,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0/t20241031_2111263735.html

◆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在学生的心灵里面搞建设、为学生的信仰筑堤坝的课程,具有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重要作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这一重要要求,指明了办好思政课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让思政课更加有温度,就要在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上下功夫。
本文主要从办有温度的思政课至关重要、建设有温度的思政课的着力点及建设有温度的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等三方面予以阐述。
具体详见:《光明日报》,2024年03月12日第 08版。
https://news.gmw.cn/2024-03/12/content_37198121.htm
作者:陈娟,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级编辑。
【动态扫视】
◆当AI走进课堂,思政教师要做什么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播出去?裴晓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他打造的“5G+4K&全息”教学模式里,全息直播技术能够将原本平面的课程内容进行立体化的呈现,教师可以自然地融入课程场景之中,或者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退出场景,让教学内容成为焦点。同时,借助5G网络极大的带宽和高传输速率,能够实现一名老师讲课、多地点同时仿真,打破教室容量限制,也能实现远程课堂即时互动。
具体详见:《中国青年报》,2024年11月04日。
http://www.chisa.edu.cn/education/202411/t20241104_2111265516.html
◆安静:触摸未来的思政课
“轧制成型是钢材重要的生产环节。在精轧线上,钢厂通常会把精轧两块钢板的安全时间间隙控制在30秒左右。而在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热轧厂,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精轧两块钢板6.1秒的最优时间间隙。效率的提升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百万吨级别产能的小型热轧厂。”
这段看似源自工科专业课的内容,实则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管本科教学副院长安静主讲的“钢铁思政”微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钢铁企业攻坚克难、创新为先,积极解决技术难题的精神。”微课上,学生们跟随安静的视角走进热轧厂一线,在鲜活的生产案例中体悟创新精神。
一堂微课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从筹划、拍摄到最终得以呈现,安静和她所在的团队要花费一两个月时间。自2016年进入北科大成为思政课教师以来,“精准扶贫虚拟仿真课”“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微课、“钢铁思政”系列微课、“科技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系列微课……这样把数字化手段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慢工细活”,安静做了不少......
具体详见:《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05日 第09版。
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1/t20241105_2111265792.html

【他山之石】
◆武汉理工大学着力锻造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
武汉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和行业特色,以推进“大思政课”改革为牵引,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选育管用”全链条改革,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具体详见:中国教育部官网,2024-10-2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200/202410/t20241024_1159004.html

◆华北理工大学:领导干部讲思政课铸魂育人
近年来,华北理工大学坚持发挥全校党政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运用新时代伟大成就的生动教材,打造了一系列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思政课。“我感受到了科技工作者浓厚的家国情怀。这将激励我潜下心去,刻苦钻研,力争今后也像张校长一样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听了张福成院士的思政课,该校冶金与能源学院冶金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赵宇威给自己立下努力方向。
早在2020年,华北理工大学就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讲好思政课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年至少累计讲授思政课8课时;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及二级学院书记、院长每学年至少讲授思政课4课时,持之以恒推动制度落地落实。现如今,学校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已成为常态。该校宣传部门每学期开始组织专家、学者拟定宣讲提纲,为思政课提供鲜活素材;每学期末总结整理全校领导干部讲思政课情况,挖掘典型经验做法,广泛宣传推广,形成了校领导示范带动、中层干部热情投入、学生用心学习的理论学习氛围。
具体详见: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11-01。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11/t20241101_2111264650.html

◆山东大学:以教育家精神培育“六要”思政课师资
兴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教师节前夕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近日又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和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践行“六要”根本要求,奋力开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新局面。
具体详见:人民网,2024-07-03。
http://edu.people.com.cn/n1/2024/0703/c1006-4026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