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奋进“十四五”迈向新征程】化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巡礼 | ​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部:实施“5331”国防教育铸魂工程,助力提升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学校以开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各教学院(部、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了系列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发展中心(高教研究所)特此推出“化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巡礼”系列专题,持续分享各教学院(部、中心)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特色亮点,总结凝练改革发展的典型经验,籍此激励广大师生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切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国防教育,结合工作实际,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大学生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大学生征兵工作办公室,组建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研室,由学生工作部、武装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实施“5331”国防教育铸魂工程,即“5”是指五项国防教育:围绕学生军训打造“军—校联训”特色品牌;构建“必修+辅修+拓展提升”相结合的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实施“强军铸魂”大学生训练营和组织“我爱国防”演讲系列比赛;第一个“3”是指建设三支队伍,即退役大学生士兵协会、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和大学生预备连;第二个“3”是指建设三个综合实践平台基地,即与地方人武部共建国防教育、征兵动员和预征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实践平台,与龙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国防红色教育实践基地;“1”是指大力推进双拥工作,与驻吉部队建立长期共建关系。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切实强化国防教育工作政治责任

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学生爱国爱军情怀、增强学生综合国防素养的重要任务,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学校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施“5331”国防教育铸魂工程,助力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全校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浓厚氛围,达到“强健意志体魄、增强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的育人效果。

二、夯实基础、完善模式,实施“5331”国防教育铸魂工程

1.积极实施五项国防教育

◆打造“军—校联训”特色品牌

学校在开展军训过程中,打造“军—校联训”特色品牌,成立由学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与承训部队官兵联合组建的学生军训教官团队,负责军训实施工作;由具有从军经历的学校部门领导和教师参与军训教学组织,与承训部队共同商定军事教学大纲,确定军训任务,提高训练要求,强化过程考核;由学生工作干部担任营教导员、连指导员,开展军训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参与学生军训,发挥退役大学生士兵在国防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承训部队选派优秀官兵负责军训重点任务,提高军训质量和效果。

实施5年来,学生军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军训动员大会、军训闭营仪式成为学校国防工作的特色亮点,并多次受到“吉林教育”“长白兵歌”等媒体宣传报道。学生在为期2周的军训中提高了身体素质,培养了坚韧品格,增强了国防观念,形成了良好的国防教育和强军思想氛围。

演示文稿1_01

企业微信截图_16891399734902

mmexport1669004717759(1)mmexport1669004713620(1)


























构建“必修+辅修+拓展提升”相结合的军事理论课程体系

学校将军事理论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1学分36学时,为全校各专业必修考查课。军事理论教研室结合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实际,构建以军事理论必修课程为主体,以国防类公共选修课程为拓展,国防教育系列讲座和第二课堂活动为提升的课程体系,实现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综合性、融合式发展,为学校学生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起到良好作用。

《军事理论》教学研讨会 

IMG_20230313_102254(1) 

退役大学生士兵走进《军事理论》课堂

mmexport1689141231057_edit_276901406463477(1)

国防教育系列报告


◆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宣传活动

组织升旗仪式。2020年初,突如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新学期返校工作推迟,为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周组织开展“云升旗”活动,共累计开展58期“云升旗”活动,万余名师生通过线上参与活动,成为学校网络国防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以来,开展线下“每”周升旗活动,国旗护卫队与朝阳同行,同全校师生共同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渲染良好氛围。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学校开展八一建军节、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纪念活动;根据国防教学安排,设立标语牌、展架、悬挂条幅张贴海报,在校园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召开各类座谈会,布置落实国防教育和征兵动员工作,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国防教育观念和爱国意识,收到良好效果。

 国防教育系列报告(1)

“云升旗”仪式活动

企业微信截图_16891417682072




mmexport1689142639043(1)

国家安全日普法活动、征兵宣传活动 

 

d3397288d637294e3a4b48b8b1c10358

征兵宣传进校园活动


◆成立“强军铸魂”大学生预征训练营

为选送优质兵源,营造崇军尚武氛围,提高在校生合格兵源的数量和比例,学校与龙潭区、昌邑区武装部积极合作,提前介入应征入伍学生训练工作,通过有组织体能训练、重点讲解、答疑解难等方式,普及合格兵源基本知识,提高学校参军入伍学生的基本政治和身体素质。

5年来,我校入伍学生总数700余人。2019年、2020年分别获得由吉林省征兵工作办公室评选的“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1年获得由龙潭区评选的“征兵先进单位”和“征兵先进个人”;同年,学校2名教师2名学生在吉林省百名“最美大学生士兵”“优秀征兵辅导员”评选活动中,分别荣获“最美大学生士兵”“优秀征兵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士兵标兵”“优秀征兵辅导员标兵”荣誉称号;学校应征入伍的大学生士兵,在部队荣获“优秀义务兵”称号超百余人,2人荣获“个人三等功”。


IMG_20230519_155235

“强军铸魂”训练营表彰大会

 DSC_0897

IMG_20230713_123908_edit_297913931327978(1)

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与喜报

企业微信截图_16892414918372,企业微信截图_16892417708468









 ◆举行“我爱国防”演讲系列比赛


学校高度重视一年一度的国防演讲比赛,积极组织本校初赛和复赛。通过竞赛,一方面调动学生参与国防演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宣传国防教育观念。学校2018年承担了吉林市赛区复赛和决赛的组织工作,配合军区认真落实比赛各项任务,调动2000人次收看、收听比赛赛况,学校1名学生以第二的成绩进入全省总决赛。2019年,学2名学生在吉林省决赛中荣获优秀奖。学校将国防演讲比赛作为特色项目,将不断调整竞赛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效果。

mmexport1641973613460

企业微信截图_16891479847622


“我爱国防”大学生演讲比赛


2.积极组建“三”支学生队伍

组建退役大学生士兵协会,开展退役大学生士兵退役后的服务和交流活动,参加学校校庆、迎新、送毕业生等大型活动的执勤工作;组建大学生国旗护卫队,以退役大学生士兵为主体的国旗护卫队,在2018年吉林省高校国旗护卫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2019年,国庆节期间,国旗护卫队受龙潭区政府邀请执行升旗任务,为祖国七十华诞献礼;2020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九周年,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升国旗仪式;2021年,为纪念国家烈士纪念日,举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升旗仪式,国旗护卫队全年累计升旗百余次,扎实的训练效果和庄严的升旗仪式,成为一抹亮丽的风景;组建大学生预备连,经过半军事化日常训练,提高学校兵员质量,为学校国防后备力量打下坚实基础。

DCS_2930 

2022级学生军训闭营式-国旗护卫队升旗

企业微信截图_16891492494693






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被聘为首批巡回宣讲团成员

 

353f1f54-3392-46ed-ade3-ebb10314293c 

退役大学生士兵协会参与迎新活动

mmexport1688449894129(1)

    退役大学生士兵协会参加吉林市马拉松比赛


3.建设“三”个国防教育综合实践平台基地

学校与龙潭区、昌邑区人武部共建国防教育、征兵动员和预征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实践平台,提供场地和教学条件,积极参与学校国防教育各项工作。学校与龙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国防红色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提高学校国防教育阵地。





IMG_20230524_101422(1) 

学校与龙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国防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座谈会


4.建立军—校长期共建关系,扎实推进双拥工作

学校先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93062部队、空军93372部队、陆军31692部队建立长期共建关系。每年八一建军节、元旦,学校领导及武装部前往部队开展慰问工作,与三支部队保持联系,开展座谈、交流,加强合作。学校关心在校军属工作和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部队军官安心工作提供保障,同时也更好地加深军民鱼水情谊,筑牢军民共建长城。

三、目标导向、注重实效,国防教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校将国防教育工作纳入目标化管理,进行年度分阶段总结考评与调整完善,明确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确保高质量完成国防教育工作。

学校年度国防教育覆盖全校师生,近3年,共评选出15个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名征兵先进个人、65名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421名优秀军训学员、50个优秀军训单位、143名优秀军训教官和127个优秀内务寝室;召开军训动员大会和军训阅兵式、闭营式,召开入伍学生欢送大会,选树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国防工作先进个人典型,国防教育工作取得整体实效。

80DFA2D0139B98A482AEFC10627_2A8F8CE0_171CC 

IMG_0367,IMG_0335





 257C785D24384BD5F7F17FF1B64_69E9216C_20BB2

 

上一条:【奋进“十四五”迈向新征程】化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巡礼 |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下一条:【奋进“十四五”迈向新征程】化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巡礼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闭

电话:0432-62185120

地址:吉林省龙潭区承德街45号吉林化工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院部224

邮编:132022

技术支持:凌之风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