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吉林化工学院高教信息简报2024年第02期(总第185期)


吉林化工学院

高教信息简报

2024年第2期(总第185期)


教师发展中心(高教研究所)主办           2024430

     

标准解析

◆《中国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指南(试行)》

【高教探索】

◆持续加强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

【专家视点】

◆邬大光|高等教育:质量、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

◆别敦荣 易梦春|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及其建设策略

◆韩延明|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探要

【他山之石】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以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质保体系,推进质量文化建设,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以质量文化建设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图文编辑:苏显春

审核较对:唐国坤

栏目策划:陈冬松

      :  杨   莹

     问:王立国

图片来源:网  


标准解析

◆《中国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指南(试行)》

质量文化是持续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最持久的内在动力。2021年,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简称“CIQA”)秉持“以合作促发展” 的宗旨,坚持“携手共建、合作共创、资源共享、互助共赢”的原则,主动服务于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督导、评价、监测等工作,发布了《中国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指南》,主要倡导:第一,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查出来的。“质量文化”是一种以持续提高质量为目标的组织文化,成熟稳定的质量文化是提升大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第二,大学质量文化根植于自身的独特文化。建立以校为本、特色发展的质量观,是每所高校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第三,大学质量文化是一种行为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也是一种发展理念、精神文化和团队意识。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不是外部强加要求,而是学校自主追求。第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质量工程,从经验走向管理、从评估走向保障、从制度走向文化,学校应重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质量文化建设研究,需要“内外结合”“上下联动”,并最终落到内部、沉到底部,内化为每个人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

具体详见:

https://www.xisu.edu.cn/__local/F/99/21/D4413A4BFE8CD36C183EA45500C_89C45A24_B8879.pdf


【高教探索】

持续加强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

应用型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不少定位于应用型的本科高校,目前正面临着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尚未健全、质量保障建设不成体系、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办学特色仍不够鲜明等问题。如何破除桎梏、走出困境,实现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华丽转身?可以说,现阶段的突破口正是质量文化建设。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可以让大学更好地思考“质量”本身的涵义,聚力聚焦质量文化,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把困难转化为机遇,重新审视办学定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全方位推进转型发展。

本文主要从系统谋划,将质量文化融入学校发展规划;内外联动,推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向质量文化转型;多管齐下,筑牢质量文化根基;双轮驱动,着力营造浓郁的质量文化氛围等方面阐明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路径与方式,以使应用型高校在新的历史时间节点,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主动对接产业、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以敢于竞争的豪气和善于转化的智慧,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激发出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

具体详见:人民融媒体,2022118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8872565390047050&wfr=spider&for=pc

【专家视点】

邬大光|高等教育:质量、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

质量在高等教育领域是一个体现价值判断的概念,也是一个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有相对客观标准的“技术”,追求质量保障和标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具有“生态”性质的质量文化,它是高等教育系统和机构不可或缺的独特文化。本文从历史和发展阶段的角度,梳理高等教育质量的话语来源与概念内涵,阐述质量观念形成与危机意识的关系,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技术和标准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质量文化进行基本解读,提出建立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基本思路。


具体详见:《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9期。

:邬大光,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k5NjU0MA==&mid=2247493808&idx=1&sn=f1a047674137b808f7e8cc0c47324ebc&chksm=ec49b5a3db3e3cb528ec97c380246ee1e708bcfdc05486a03e0325bf7213f5b6db2798e32da8&mpshare=1&scene=23&srcid=0428eKJ9ac6Y70I9DzzEpvEC&sharer_shareinfo=06b64a5abedc8f59782432df5a713dc2&sharer_shareinfo_first=06b64a5abedc8f59782432df5a713dc2#rd

别敦荣 易梦春|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及其建设策略

质量文化是近年来高教界出现的一个热词。质量文化及其建设是在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走向普及化的过程中,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主题。在审核评估和有关认证工作中,从上到下充满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切。新近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办法(2021-2026年)》首次将“质量文化”单列为审核要素,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开始迈进新的发展阶段,即从完善制度延伸到建构文化,从注重“制度约束”过渡到强调“文化自觉”。尽管这种转变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反映了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趋向,但它也给高教界带来更艰巨的任务,需要人们更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涵,理解质量文化的性质,明确质量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从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涵及其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策略等方面予以阐述,以期给予借鉴与参考。

具体详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14月1日;

源:《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

者:别敦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战略与规划、高校教学与评估研究;易梦春,厦门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6GO4FBK0516RJ0M.html


◆韩延明|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探要

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大学,应该是能准确回应时代文化命题、把握质量文化主题、直面教学文化课题的现代化大学。大学质量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一种“柔性”价值建设与“刚性”制度保障。其核心是通过“质量文化”的“刚柔并济”,使大学质量文化深入流淌于高校每个充满生命的血脉和心灵之中,并成为引领大学高质量发展、内外协同创新的战略行动。因此,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一条“柔性”价值约束与“刚性”制度保障有机结合、互补共融的新战略新理念新路向。

本文主要从大学质量文化之要义、大学质量文化之要端、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之要略等方面进一步阐明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主旨内涵与实施路径,强调大学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为重心、以立德树人为内核、以教学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必须充分彰显其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人为化和人类化等特质,全程、全员、全面、全力于大学生的高质量培育、发展和塑造。


具体详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微信公众号,20229月23日。

者:韩延明,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k5ODkyMw==&mid=2651304965&idx=3&sn=98022c6d22e5dfff3b6fb4f6dd7451ae&chksm=843c7821b34bf137935fa0227eb2ddfa7c9c4aca3444568ea19f284e72bdb4aadf876d95dfc0&scene=27

【他山之石】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以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质保体系,推进质量文化建设,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文化建设做出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关于“质量强国”的要求,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

意见》关于“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为目标,以新一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标准,丰富质量保障手段,完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持续优化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设,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具体详见: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网; 源:齐鲁晚报,2023530日。

https://xinwen.wh.sdu.edu.cn/info/1002/40558.htm

◆西南科技大学——以质量文化建设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引领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锐动力。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需要通过建章立制,把质量活动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同时需要深入探讨,塑形铸魂,实现高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高度契合。西南科技大学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需要,通过践行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引领质量制度、质量标准、质量评估、质量组织等建设,探索出一条从经验走向制度、从评估走向保障、从控制走向引领的质量文化建设有效路径。


具体详见: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6月12日。

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12日第6版。

http://www.jyb.cn/rmtzgjyb/202306/t20230612_2111054580.html




上一条:吉林化工学院高教信息简报2024年第03期(总第186期)

下一条:吉林化工学院高教信息简报2024年第01期(总第184期)

关闭

电话:0432-62185120

地址:吉林省龙潭区承德街45号吉林化工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院部224

邮编:132022

技术支持:凌之风工作室